最近因為懶散,有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習慣變成偶爾做,像是每日誦唸金剛經與打坐,懶的時候改成念心經與普門品,打坐變成是睡前躺著,一不小心就睡著。
可能跟情緒察覺有關,有在打坐時,對情緒捕捉的速度比較快,很容易找到原因,知道自己為什麼不開心、生氣等等。
最近因為懶散,有些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習慣變成偶爾做,像是每日誦唸金剛經與打坐,懶的時候改成念心經與普門品,打坐變成是睡前躺著,一不小心就睡著。
可能跟情緒察覺有關,有在打坐時,對情緒捕捉的速度比較快,很容易找到原因,知道自己為什麼不開心、生氣等等。
這個主題我想了很久,主軸概念一直都有點模糊,日後可能會再調整標題和內容吧。
起因於我發現自己其實或多或少會受親近友人不良的習氣影響,周圍的人們也是,所以我開始覺得孔老夫子說的對,交友要教些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的對象。
看到作家張曼娟寫的文章-[當一個人決定做自己後,「做自己」的時機就愈來愈多了]-令我有一種想大喊[YES]的感覺。
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在與他人相處,說了很多的話、做的很多的事,但大多都是有[目的]的。期望對方喜愛自己、期望這些事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。